前几天到杭州出差参加ChinaSys,这次出差看到了香山课题组和包老师。
但第二次出差我有一点点老油条了,兴许是吸收了先前听会议时的教训,并没有完全事无巨细地去听相关的presentation。这一次我没有做详细的笔记了,可能也和我最近的精力不佳有关,这一段时间在失眠的阴影下很不舒服,基本每天晚上只能睡个六个小时附近,脑子也不清不楚的,查了一下资料感觉可能是脑雾。昨天中午吃完饭回酒店,甚至一口气睡了三四个小时,迷迷糊糊醒来发现已经四点了,会场那个点也没那么热闹了,挺遗憾错过了我最想听的龙芯他们分享关于BTB之类的工作。
遂最近开始尝试限制自己短视频和手机的摄入量,转而拥抱长视频和长篇书籍(不是)
keynote
这几天一共有六个Keynote,简单说一下吧。
华科的冯丹老师讲ZNS,系统整理了搞存储的一些趣事,但是老师状态不好,坚持着讲完的。不过挺遗憾,我没咋听懂(我对存储是真的毫无概念,自己状态也不怎么好),希望她身体健康。
浙江大学的吴飞老师讲大模型智能体,感觉老师的物理和文学素养不错。深入浅出地讲了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以及在浙大做课改遇到的一些有意思的事,他们认为人工智能已经是和计算机等量齐观的现代大学生的必备知识体系,至少要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一样熟悉。对于授课这点,他们似乎很有心得,先给所有专业的老师讲人工智能课程,再让这些听完课的老师讲课给自己专业的学生听。
华为的杨程云老师讲了一下在安卓机尝试达到和苹果机一样的渲染能力,毕竟渲染本身是一件很有挑战的事(功耗/时延/精度之间的巨大权衡)。虽然感觉像是做图形,但其实里头做优化的方案其实都是体系结构上的一些Trick,比如你校学子稀松平常的流水线,我觉得听起来非常好玩。比如老师提到一点,他们尝试将屏幕刷新率和窗口的渲染做了解耦,这意味着并不是说我屏幕刷新就一定要做窗口渲染,有些可以直接用上次渲染得到的Cache来进行显示,这样就对于部分不需要更新的屏幕区域就可以做到没有时延。
清华大学的张悠慧老师讲了他们实验室针对类脑计算的一些探索活动,解答了包括如何尝试为类脑计算提出通用软硬件技术栈,为什么通用软件技术栈是类脑计算的痛点,以及类脑计算的未来可能性的一些问题。当然我很喜欢他在讲工作前对于神经元突触行为的建模,是一个很不错的科普。
国防科大的董德尊老师是做超算的,这几年在做矩阵计算的优化工作,他直言这对于他们团队是一个崭新的研究方向,然后确实也讲了这几年做这个研究时的一些奇技淫巧,比如边算边存,设置stride为逐列访问向量寄存器以加快矩阵乘法计算速度的工作。同时在答南开大学同学的回答中,谈到了尝试把BERT通过逐行汇编移植到超算机器上的诸多不易。老师提到工作虽然艰苦但是这件事情会像滚雪球一样,会随着惯性的力量越做越容易,希望学界和社区有更多人能够参与一些看上去有点像是愚公移山,但确实很有意义的事情。
lightning talk
本次投稿的文章数目史无前例的多,组委会或许是为了时间节省,或许也意识到其实会议的本质是社交,要求不少演讲者在一分钟的时间讲好自己paper的大纲,然后让感兴趣的参会者到poster处与他们交谈。
于是就出现了如下的盛况:其实左侧的这个队伍很长,一口气排了三十来号人。
虽然这些工作在本次chinasys是poster,但确实有很多工作蛮有意思(毕竟好歹是顶会,他们没有获得oral资格我觉得其实只是本次会议时间有限,只好在卷中挑卷王)。我快速记录了自己感兴趣的几个paper,然后就去社交去了。
不过需要吐槽一点是,真到了茶歇阶段去看大家讲paper时,有部分poster前没有讲解者活跃的身影,有点可惜,可能他们也去social了。我感觉下次可能真要去记录名字,然后再在微信群里加好友私戳,这对于我这样的i人来说太死亡了。
我自己的social放在后面这个章节讲吧。
有意思的事情:社交/Oral/Poster/我的经历
包云岗老师
- 和同为本科18级,也就是国五大学子,现在香山项目的几个得力干将们聊了聊。有朋友和我提到包老师本次参会的兴致很高,不过第一天来的时候老师可能时间有点紧,遂在两三分钟内吃完了早餐往会场里头赶,他们直言老师的热情感染了他们。
- 第一天会议的最后一个Session是蚂蚁研究院/零一万物Yi大模型/华为大模型三个工业界的大佬来讲他们目前想做的方向和希望与学术界一起攻坚的有意思的课题。包老师向他们抛了一个问题,引得满堂彩:我看你们工业界这么积极参加这个会议,是来研讨新的技术呢?还是希望打包带走会场里头这四百来号年轻人呢?
“大伙以为要求还是用英文讲”
- 第一天研讨会刚开始时,在OS session中一位在国外留学的博士生用英文讲了本次大会唯一一个英文的口头演讲,是针对N-Day漏洞在内核层的防御工作。虽然咱感觉讲洋文这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我们这儿洋文好的人多的很哇,但是我并不在其中,没有字幕我还是没有办法搞清楚这篇Paper在讲啥。后来在茶歇阶段发现论文的第一作者(来自南大)正好也在poster处,就去和他聊了聊他的工作。他说他们也是初次参会,在会议一开始做pre,结果随着会议进行发现没人用英文讲,事情就尴尬起来了。
- 老哥逻辑很清晰,很快就让我搞清楚了他的工作,我越听越觉得他的方向和我比较像,遂要了微信。得知鄙人是在信工所打工,他和我说以前也考虑去所里操晓春老师那(操老师已经跳槽到中山大学当院长了),之后又聊了聊其他的技术细节。最后他向我引荐了他同组的学弟,在微信上和他们聊了聊关于四大安全会议投稿上的事情,聊了聊最近一年做的工作和一些经典b*****it事情,所获颇丰。
训练
- 做Oral的时候讲者工作都挺硬核,不过讲演水平感觉还是有rank,部分群组平均讲演能力高超,又是老生常谈的吹交大IPADS环节,做分布式的张学长可能在四分钟内就很清晰地把他的paper的大意把我这个连6.824都没学过的人给讲明白了。
- 老师和我谈到可以学IPADS画图,他们的图画的很好。这里给大家给大家打一个样吧(这个海报描述的工作,方向和我一致):如果不过瘾,大家可以考虑看看蓬莱的作图。
- 其他群组同样不乏极其优秀的讲者,比如来自清华的张晨博士,赢得了会场的满堂彩。
我的参会经历:
- 上一次参会我没敢社交,躲在角落嗯造茶歇抹茶小蛋糕,记了一堆东西,吃了两堆东西,但是回头后发现记录的那些知识都没补,我开始怀疑我上次公费旅游是否物有所值,似乎自己强行记录了一些自己可能不是特别感兴趣的话题。这一次是提前看了一下上次在兰州认识的李明煜博士的博文,他提到参加ASPLOS自己现在可能更多是社交为重了。意识到我的知识不足以听懂很多talk,遂打算照猫画虎试试看。我大致看了一下paper列表,事先确认哪些东西我是当前想去听的,然后再在lightning talk的时候再确认一下,之后就开始适时翘讲演在海报处游走了。这一次又和李博士见面了,他现在已经在软件所任职,向他感谢了他对我的帮助以及目前自己手头做的一些事情(我肚子里没货,我在尬聊)。
PS:李博士说他们正在找潜在的合作对象,欢迎同学们联系,不过我目前还不太清楚李老师有没有招生名额
https://maxul.github.io/2024/05/17/ASPLOS-2024/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该链接后提供的联系方式
- 大概骚扰了6-7个演讲者,不过社交这件事对于i人来说还是太难,和很多演讲者聊天,我总感觉自己在没话找话,不可避免地最后进入了吹水的环节。不过大家都很耐心和我聊天,分享他们的工作,这点我非常感激。
- 前面提到包老师对于工业界大佬们的调侃,这件事情还确实给我遇上了。当时我只是在蚂蚁的招聘启事牌前停留了一小会儿,蚂蚁的蒋运韫女士就和我搭话问我有没有兴趣来这儿实习。得到中科院研究所不放实习的回复后,她表示理解并很耐心地和我聊了一会儿关于科研/工作/升学之类的事情,以及谈了谈他们对于和学界进一步合作等其他一些未来工作的愿景,并希望我加个微信聊聊。我考虑了自己当前的情况,还是婉拒了。之后上网查了查发现蒋女士先前在微软对于国内各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合作贡献过很大一份力,感谢她对计算机教育的支持。
其他
上次来杭州是六年前高考后,前前后后住了一个多月,这个地方一如既往的发达,所以对我来说并没有家乡那样变化的剧烈。作为浙江学生,我的大部分高中同学最后都会选择在长三角度过大学四年或者更久的时间,因此这一次也约了几个长久没见的同学吃饭见面。
- 刚来的时候和去浙大CAD的高中同桌见面,他正好在蚂蚁实习,第二天要飞往美国参加CVPR,和我说这次不巧不然带我去西湖边上走走。我们聊了聊自己读大学时遇到的各种各样的b#####it事情,也谈了谈读paper做项目时遇到的尴尬事。得知我没有实习过后,他很希望我也能够找机会去实习实习看。他说在工业界的一段经历让他认清楚了很多事,也对很多东西祛了魅,他聊到一段工业界经历让他就包括什么工作好/什么工作不见得好但值得做这样的话题“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觉”。谈起读博,他希望有一个博士学历,但是由于自己对美帝祛魅了,想去新港读。我和他说,他的老师在浙大已经足够厉害,丝毫不输新港,不过他没给我具体的回复,亦或是有其他的一些原因。
- 临走的晚上,和另外一个在东南大学走3+2项目读完硕士,现在在华为杭研所2012实验室做动静态分析之类的工作的同学喝酒。他一度在德国收了一些读PhD的Offer,不过因为签证的原因回来工作有小半年了。到现在,华为2012实验室问他有没有意向去德国读一个和德国华为紧密结合的博士,他问我的意见。我答不上来,我没意见,因为我既没在厂子里待过,现在也不是什么博士,也没有做出自己觉得挺不错的工作。
- 刚刚聊了足够多关于实习的事情,还是谈谈我的看法吧。我感觉我的老师应该是好说话的,不过咱中科院所里规定这个事情确实比较头疼。我的期望是自己有一个idea主要是自己提的工作后再去做实习,一来证明自己值得去工业界找点问题做的这个机会,毕竟高质量的科研导向实习对实习者的要求不可谓不高,你实习的最终目的毕竟要发paper,二来过于CRUD的工作我确实觉得不如自己业余刷课,毕竟咱荒废了本科前三年,基础不大好。
- 第一天开会的时候,我自己的老师也在会场,他介绍了我和北大一位和我同级的做侧信道的博士认识,并和所里其他参会人员一起吃了个中饭。其中一个做报告的师姐得知我是我老师的学生,问为什么从来没有见过我。我不知道脑子热了,还是最近失眠脑雾太严重了,居然非常实诚的说自个儿擅长睡懒觉,还会看大老板查不查岗选择到不到岗,不过晚上一般会干到比较迟。寄了,都给我老师听去了。老师说,你调一调作息吧,我早上总归还是要找你的。不过确实最近我的失眠太严重了,睡前刷手机总是快到一点钟,然后动不动到两点还是辗转反侧,早上醒来就天旋地转,中午睡觉也浑身脱力。最近也在看一些方法,尝试调整作息,缓解一下现在自己的脑雾情况。
本次分享结束了,希望下一个半年自己依然有机会能参加chinasys会议,当然,希望自己能够有一天分享自己的工作,祝愿大家科研顺利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