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刚刚发了条朋友圈:
作为一个不爱看电影的选手,我喜欢在一个电影IP高热的时候读别人的影评。他的影评写得很有意思,我正读的高兴,突然一个诡异的词进入了我的视野:
“氢闪”
熟悉《流浪地球》或者天文学的同学应该会知道,这种由主序星向白矮星转变的第一步叫做“氦闪”,他闹了个乌龙。
当我意识到他闹了个乌龙的一瞬间,我又意识到他不是第一次闹这个乌龙:
我高中的时候,有个比较特殊的机制:有一个日志本在全班同学之间按学号每日传递,每个同学都会写班里这天发生了些什么,第二天晨检的时候当众阅读。这个机制甚至一直持续到了2019年6月的高考前几日,所以我们班有几本很完整的日志,当时的我有些不以为意,对于这种构筑史料的事业没有过多的热情。
(2023年,众所周知,Iridium LINCH-SK已经开始在撰写回忆录了)
这个写影评的同学,显然给这部史书贡献过内容(事实上按照学号,他第二天读完自己撰写的日志,就要把日志本交给我写了)。那是2019年寒假结束刚刚开学,他看过了当时上映的《流浪地球》I,他的日志内容有一部分分配给了这部电影,而当时他也把“氦闪”乌龙为了“氢闪”,听得我在讲台下准备接过他的日志本前的时候头皮发麻。
要不是他四年后进行了一波经典复刻,我几乎就要想不起这件事了。